拜登最喜欢的天才作家,23岁就写出了这本红了100多年的书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死者 詹姆斯乔伊斯 拜登最喜欢的天才作家,23岁就写出了这本红了100多年的书

拜登最喜欢的天才作家,23岁就写出了这本红了100多年的书

2023-03-21 19:2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据多家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1月13日统计,目前全美所有州的选举人票归属已确定,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获得306张选举人票,已经胜算在握。

拜登的作风,并不像奥巴马、特朗普那样高调,他很少回应媒体关于喜爱哪些书籍的提问,而他在以往几次发言中提及爱尔兰作家詹姆斯·乔伊斯的著作,例如《都柏林人》和《尤利西斯》,特别是《尤利西斯》,曾被拜登列为他最喜欢的作品。

这或许是流淌在他血脉中的天性共鸣——1851年,拜登的曾外祖父爱德华.布鲁威特(Edward Blewit)乘船远渡,来到美国纽约展开了新人生。所以,拜登从不掩饰自己对爱尔兰文化的热爱。

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乔伊斯这位作家。

詹姆斯·乔伊斯(James Joyce,1882-1941),爱尔兰作家、诗人,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,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,他极富独创性的文学作品以及“意识流”的创作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。

乔伊斯一生辗转于欧洲各地,颠沛流离,靠教授英语和写作糊口,晚年饱受眼疾之痛,几近失明,直到1941年,在病痛中走向生命的终结。

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巨著《尤利西斯》,这部小说读起来艰深晦涩,文学地位却非常稳固。很多出版机构评过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,《尤利西斯》都排在第一。有人开玩笑说,就算你没看过《尤利西斯》,书架上也得摆上一本供着。《尤利西斯》的译者萧乾说,就算你逐字逐句读完了,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学基础,不懂《圣经》,不懂心理学,可能还是读不懂,何况其中还有大量的爱尔兰俚语俗语、多种不同语言的词汇、数不清的诗句……

《尤利西斯》写了什么呢?写的是一个叫布鲁姆的人,1904年6月16日那一天,在爱尔兰都柏林游荡的经历。小说的时间跨度只有18个小时,却记录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种职业,每一秒钟的变化……乔伊斯说,就算有一天都柏林这座城市不复存在了,后人也能通过《尤利西斯》这本书把它复原。

《尤利西斯》还在都柏林衍生出了一个节日叫“布鲁姆日”,6月16日这一天,很多人会穿上100年前的服饰,装扮成小说里的人物,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纪念。除了都柏林,世界上60个国家的200个城市,都举办过“布鲁姆日”活动,朗诵《尤利西斯》片段,纪念乔伊斯。

想要了解乔伊斯这位作家,我们不如从他最好读的一本小说集《都柏林人》开始。乔伊斯在写作《都柏林人》的时候不过才23岁,这样的才华真是让人惊叹。20出头的乔伊斯,还不是后世封神的文学大师,只是一个敏感的、忧伤的年轻人,他沉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,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世界对话,最后汇聚于笔尖形成文章。

《都柏林人》由15篇中短篇小说组成,分为少年、青年、成年、社会生活场景四个部分,描写了20世纪初期都柏林各种人的生活,有音乐家、政客、流浪汉、富二代、公寓房东、佣人、老处女、中年单身客等等。15个故事汇集起来,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,真实全面地展示了都柏林中下层市民肉体、精神“瘫痪”的社会现实。前三个故事《姊妹们》、《一次遭遇》和《阿拉比》是少年阶段,接下来三个《伊芙琳》、《赛车以后》和《两个浪汉》是青年阶段,其它都是写中年或成年阶段的。第二部分是关乎社会活动的4个故事,《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》写的是社会政治活动,《母亲》是社区文化活动,《圣恩》是宗教活动,《死者》是西方人极为看重的圣诞节活动。

描写少年阶段的名篇 《阿拉比》,是一个少年的暗恋故事,少年对朋友的姐姐产生了好感,总是留意着她的一举一动,少年为了迫切希望到女孩向往的大市场“阿拉比”看一看,姑父答应给他路费让他去,男孩一直在等待中幻想和煎熬。最后男孩终于拿到钱上路,赶在市场关门前草草游览一番,却觉得这趟旅行远没有他预想的那么美好。

这篇小说将少年的爱慕之情、欣喜、焦急和失望描摹的淋漓尽致,每一个从少年时期经过的人都会感同身受。然而现实就是这样,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浪漫。

《伊芙琳》写的是个普通小镇姑娘的故事,她的母亲去世,父亲家暴,工作无聊,生活一眼就能望见尽头。后来,她和水手弗兰克相爱,如果选择和他私奔,她可能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,可是,在经历内心挣扎后,伊芙琳如约赶往码头,却在最后一刻反悔了。

乔伊斯没有写出伊芙琳的内心活动,我们并不知道她那“莫名其妙的悲伤”具体是什么。或许,传统的伦理道德已经深深束缚了她,让她妥协,放弃新生的机会,最终退缩,回到原点。

《痛苦的事件》的主人公达菲先生是个上班族,有着自己的品位和坚持,他热爱诗歌和戏剧,会定期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和剧院演出。他在剧场认识了西尼克太太,爱上了她,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精神上的,任何肉体上的触碰,都会让达菲先生感到情绪上的疏离。两人分开后,达菲先生再得到西尼克太太的消息,却是报纸上刊载她车祸身亡。

我们谈到乔伊斯的写作技法,最重要的就是意识流。意识流并不是什么高大上不可理解的东西,可以理解为有一张照片,本来有很高的清晰度,但故意把所有的像素模糊掉了,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鲜明的色块,然后再逐渐放清晰一些,就渐渐能看清楚这些色块原来到底是什么东西,形象就越来越立体、鲜明。

在《都柏林人》这部小说集中,我们已经可以读出《尤利西斯》的一些感觉,比如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把握,对稍纵即逝的思绪的呈现。这部乔伊斯在23岁写就的作品,也足以成为让我们反复品读的不朽经典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